南通史上首座“水上立交”水下工程竣工 海安立公河地涵工程开坝放水
2023-05-11 10:14:47来源:南通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本网讯 (记者赵勇进)5月10日上午9点38分,海安市大公镇立公河地涵工程开坝放水,这标志着南通史上首座“水上立交”水下工程竣工,提前恢复北凌河串水活水功能。

海安市地跨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。南部为高沙土区域,河流较少,砂性土壤;东部为新垦之地,河道纵横。都属长江水系。北部为里下河地区,水网密布,属淮河水系。两个水系正常水位相差1.3米左右,新中国成立以来,大的洪涝年有1962年、2011年等,大的干旱年有1953年、1997年等,历史上的自然灾害成了世代民众心头之痛。

“从历史上的海安之名就可以看出,当年海水常浸淹农田,取名海安就是期盼这个地方永不扬波。”卢玉林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任海安县县长。他说,立公河地涵工程下游北凌河以北72平方公里是他当年付出最多的地方,一片盐碱地,一下大雨就成涝害。后来建设了贲家集提水站,通过通榆河向北凌河提水,增强了这个地区河水的流动性,使盐碱地得到改良,水稻产量翻了一番。

从2010年开始,海安先后投入6亿多元,在该区域周边河道新建一系列控制闸,实施区域封闭,在北凌河沿线新建8处大、小排涝泵站。汛期,通过科学调控,在降雨排涝、干旱补水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。进入新时代,人们对水利不再满足于不涝不旱,而是环境水质的提升。2022年,海安投入1.1亿元,实施区域治水工程,对里下河、栟茶运河以南等7个片区进行系统治理,通过控源截污、畅流活水、生态修复等措施,净化水质。

由于原来的老串场河与北凌河交界的贲家集闸站活水效果减弱,海安通过专家论证,选址立公河与北凌河交汇处,建设立公河地涵工程。该工程总投入2400万元,是海安区域治水工程的重要部分,2022年7月开工,将于2023年11月底全部建成,交付使用。

北凌河东西方向,西接通榆河,东入黄海;立公河南接栟茶运河,跨北凌河向北,进入72平方公里区域。大公镇水利站站长陆君兵说,这个立公河与北凌河交汇处的河底,就是“水上立交”的地涵,地涵上层设单孔闸门,用于保留立公河原有功能,单孔净宽8米;下层为双孔箱涵,长70米、宽3.7米、高2.5米,其功能是通过双孔箱涵将南段立公河的高水位,下穿北凌河引流至北段的立公河,使北段支河得到补水,最终回到低水河道北凌河排至大海,实现区域的活水串水。

海安市水利局负责人表示,立公河地涵工程在拉动海安北、东部区域水流水质提升的同时,更将成为农村水利河道治理的样本。

[编辑:俞鑫城]

标签:

最后一页
海富通519011估值,净值

精彩推荐

资讯News

  • 聚焦Policy